一部《依然爱丽丝》让女星朱丽安·摩尔捧走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领奖台上,她感言:“我太开心了,因为这部电影让大家阿兹海默症,因为阿兹海默症患者往往被边缘化。感谢两位导演,其中之一是阿兹海默症患者,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来到现场……”和这段平实的获奖感言一样,影片正是以一个淡然的故事打动了观众,赢得了。
突如其来的噩耗
爱丽丝(朱丽安·摩尔饰)任教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是享誉全球的语言学教授,她聪明独立、对人生充满热情,有个同为教授且深爱她的丈夫约翰(亚历克·鲍德温饰)与3个已长大成人的孩子。爱丽丝看似完美的生活,因一连串的意外而改变。她竟然开始在演讲中遗忘很熟悉的专业名词,记错航班的时间,并需要重复阅读才能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她将这些令人难堪的表现都归罪于那过于紧张的工作,以及即将到来的更年期。但是直到有一天,她在每天必经的回家路上迷路时,她才明白有些东西出错了。医生诊断她罹患了早发性阿兹海默症,这种病会导致她出现记忆障碍、失语等全面性痴呆表现,震惊崩溃的爱丽丝向家人透露病情。在得知自己是因父亲遗传而患病后,爱丽丝希望孩子们也都进行体检,以确认他们没有遗传这种病。大女儿安娜(凯特·波茨沃斯饰)检测结果为阳性,发病机率为百分之五十,一旦发病百分之百死亡,对于前程美好,正努力和老公怀孕生子的安娜而言这无疑是个打击。安娜的双胞胎兄弟并不携带患病基因,而安娜的妹妹莉迪亚(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却拒绝做测试。
无法改变的困境
爱丽丝对自己的未来很担心,她开始做很多帮助记忆的训练,却都徒劳无功,最后甚至被迫离开大学。然而,即使面临困境,一家人也从未放弃对爱丽丝的照顾。爱丽丝则悄悄地在记性还清楚的时候,录了一段影片给未来的自己。
电影依然爱丽丝海报
生病后的爱丽丝,还作为阿兹海默症患者代表,在一场研讨会上发表了感人的演讲。“我是一个患有早发性阿兹海默症的人,因此我发现我每天都在认知失去的艺术。迷失自我、丢东西、失眠,但失去的大部分是记忆。我的一生中,拥有许多丰富的记忆,他们变成我最珍贵的宝藏……谁会认真看待我们,我们怪异的举动和不健全的心智让他人改变了对我们的印象。但这并不是我们,是病痛把我们变成这个样子。我仍然在抗争,努力回到过去的样子……”遗憾的是,爱丽丝期望的康复并没有出现,在几个月后她的病情持续恶化。
无法言语的爱
这天,爱丽丝无意间打开了电脑里保存的她在一年前拍给自己的视频。她一步一步教自己该如何服药自杀,只是如今的爱丽丝连简单的几步都无法顺利完成,因为她做了第一步,就忘了第二步。就在她试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要得手的时候,照看她的保姆突然出现,结束了这一切。约翰最终还是决定搬去明尼苏达,生性叛逆的莉迪亚却选择回到妈妈身边照顾她。莉迪亚给爱丽丝讲着《天使在美国》的剧情,随后问妈妈故事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已经无法说出一句完整句子的爱丽丝艰难地说出了一个词——爱……
依然爱丽丝影评
她用富有层次和张力的眼神,演绎一个事业有成的成功女性眼里充满的自信和幸福洋溢,到逐渐被病魔击败的惶恐不安,最后眼里空洞而木然。言语能力从铿锵有力富有活力的表达,逐渐变得犹豫,反复,最后失去开口说话的能力。
朱利安摩尔的表演主要以细水长流来诠释一个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恶化过程,其中也有几场歇斯底里的戏,分别是刚被医生告知疑似病情和丈夫坦白,那时候还只是焦虑和害怕,因为压力而放声大哭。第二场是忘记厕所在哪里而尿裤子,内心无法接受的羞愧却无能为力到一个极点后憋屈的哭泣。还有一场是半夜起床找不到手机生怕没有它的早晨会什么都不记得而崩溃。
故事每过一个时间段并没有用镜头或字幕表达,而信息全在Alice的眼神里,令观众明白有可能明天她就不记得自己是谁了。为什么说阿尔茨海默症比癌症还可怕,虽然二者病入膏肓都是无法挽回的地步,但前者的恐惧来自于:患者本人会毫无预兆的失去记忆失去能力,就等于失去反抗病魔的权利,那一场毫无意识的“自杀”戏就说明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最最令人颤栗的可怕之处:
Alice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清醒时录制的视频,视频内容是自己一步步引导那个此时已经病得很严重的自己去吃安眠药自杀,因为当时的她知道,也许死亡才是真正有尊严的活在人们心中。电影里她一遍遍重复视频,一步步离死亡越来越近,就在她找到药片准备放入口中时,楼下传来看护喊自己的名字,手一抖,药撒满地,她眼神一愣,回过神来缓缓的往下看看着地上的白色药片,却一点也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一切。这一系列镜头足以让摩尔摘下奥斯卡小金人。
她最终还是不记得自己了,那眼神像裸身漂浮在大海里,没有尽头也没有希望,但她早已忘记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迷失自我。最后女儿问她刚刚读过的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她支支吾吾的说:爱,是爱。这一个字,又升华了整部影片。
因为,记忆会被抹去,但爱永在。明天你也许不记得你自己,但我们会记得你。Nothing's lost forever.